木心的傳奇討論會與影片放映
時間:二月十八日下午二時到五時,
地點:皇后美術館演講廳(Queens Museum
of Art, Corona Park, New York)
與會人:
介紹:Tom Finkelpearl 皇后美術館館長
主持Moderator: 李美華Luchia Meihua
Lee (策展人)
主講人Panelists:
·
Francisco Bello
與 Tim Sternberg-
木心記錄片”來自地下的筆記“(Notes From Underground)導演, 曾獲三次奧斯卡紀錄影片提名,將介紹記錄片並放映記錄片剪輯,牢中日記與作品圖像
·
陳丹青(Chen Danqing) –知名藝術家與評論人,介紹木心的藝術創作,生涯與歷史定位
·
王久安(Joanna Wang)- 紐約新方向出版社 介紹木心的文學著作與欣賞
木心的傳奇
by Luchia Meihua Lee
木心的傳奇一生將銜接了中國文革前到今日文藝橋樑。 而他的藝術具活力的在東西方與古典及現代之間對話。而事實上,木心的第一篇文章早在1966年在台灣聯合副刊發表,1984年台灣《聯合文學》創刊號為木心特設“散文展覽”專號,題名《木心,一個文學的魯濱遜》,木心在文壇甫一出现,即以獨有不俗的風格,引起廣大讀著强烈注目。
美國的頂尖藝術史學術界在2000年,早已注意到這一位獨特的孤寂藝術精英。他的部分散文與小說被翻譯成英語,成為美國大學文學史課程範本讀物,並作為惟一的中國作家,與福克纳、海明威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在哈佛與耶魯這些名校主辦的《文學無國界》(Words Without Boarder)網站,木心擁有眾多忠實讀者。
而非常諷刺的,在木心一生於瀕死邊緣追逐藝術創作的尊嚴與典範的尾聲,在2006年,在木心近80的年紀被家鄉的地方當局以英雄之姿並認定是”國寶”邀請返鄉定居,他持續在他家鄉寫作與畫畫一直到2011年12月。現在21世紀中國的藝文圈子也逐步的瞭解他。在他的家鄉將會建立木心美術館。陳丹青(Chen Danqing) –知名藝術家與評論人也是木心長達25年的學生也是朋友將會擔任館長。他的著作在中國逐漸向公眾發表了, 集結了十三篇短文的英文版由方向出版社王久安(Joanne Wang)代理在美國出版。
在2002年, 76歲的他有了人生第一次的展覽,展出他的繪畫與獄中日記,展覽由耶魯大學規劃連同芝加哥的巫鴻與日本協會亞歷山大。夢露策劃。第一本英文的散文集結集“An Empty Room“ 由劉同明翻譯,王久安女士的新方向出版社代理於2011年出版。
皇后區美術館很榮幸歡迎陳丹青,王久安來介紹木心的作品。 導演Francisco Bello and Tim
Sternberg 將會放映記錄片摘錄, 其中並有木心先生的讀誦他的散文與詩集。這一個重要的討論會由策展人李美華主持,並有館長Tom Finkelpearl介紹。
他是一個典型的藝術智識分子,精通文學,繪畫,音樂,歷史,詩詞等。他優遊在莎士比亞,福樓拜,尼采,達文西,詩經,楚辭,唐宋詩詞,范寬郭熙的山水間。我們無法用單一的藝術家身分來認定他。從1984年起,台湾皇冠,圆神、遠流等出版社陸續出版了木心作品,包括:散文集《瓊美卡隨想錄》1986、《散文一集》1983、《即興判断》1988、《素履之往》1994、《馬拉格計劃》1999、《鱼麗之宴》1999、《同情中断錄》1999;诗集《西班牙三棵樹》1988、《巴瓏》1988、《我纷纷的情欲》1998、《會吾中》1998;小说集《温莎墓園日記》1988。
他1927年出生在浙江烏鎮,本名孫璞,在他時在遠親也是知名詩人矛盾的書房,他發現了中西方的哲學史詩,從小上私塾得以深入習得中國古經典。之後在上海美院就讀。在參與抗爭的一個活動中被學校退學,之後在1946逃避國民政府而到臺灣, 1949回到共產黨的新中國,之後的遭遇也陷入足以讓他憂鬱致死的痛裂處境,然這種處於晦暗悲觀環境,卻也喚起他內心的頑強的人文記憶,並讓他找到耽於創作中。他說文学是他的信仰,是这信仰使他渡过劫难。
他在1971到72年間被囚禁在一個地下滿是髒水的廢棄防空壕中,18個月不見天日的地下囚牢日子,他寫下”囚禁中的日記“(the prison notes),其中文字內容其實是他自己與西方先知哲學家者的對話,他用的是地下的髒水寫在氾黃的自白書紙上,留下的是這66篇650,000個的密密麻麻的字,也因此讓他能依靠這精神糧食而存活下來,之後他將這個自白書日記偷偷的藏在縫住的衣角帶出來。文化大革命在1976年的結束並沒有帶給他自由,1978到1979年軟禁期間,煎熬的日子他白天的勞動,而晚間他轉化成為那自由的靈魂,他繪製了33幅動人心弦的山水畫。現在這些作品是耶魯大學博物館的典藏品。
在1982年到2006年間,逃離開了故鄉到了紐約。以往的沉痛記憶讓他小心翼翼的生活著,然這自由的空氣精神也轉印到一幅幅完美的傑作。2002到2003年間,他創作了60與40幅微型的驚人袖珍巨作。有些僅有1-2英寸高, 需藉助放大鏡方可辨識, 但是是如此的完整而非凡。另外也同時大量的寫作與出版。
他的畫作優雅,詠歎, 空靈,朦朧,憂鬱,平滑而又充滿肌理,就是自然萬物宇宙共同存在的視覺感受。他的文學古典又現代,溫柔抒情而張力充滿情感與生活的痕跡。 他的創作感動了我們所有的人。
在1984年木心答臺灣《联合文学》編者問說:「一切崩潰殆盡的時候,我對自己說:“在绝望中求永生” 。」 相較于木心的前半年歲在中國,現在中國的創作環境顯得是如此朝向一種開放的能量,但是似乎又必需戰戰兢兢的在不涉及敏感政治議題下存活。我們藝術圈能對中國自由創作有所期待嗎?或是去等待另一位受到壓抑的瘋狂人文藝術家的出現。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