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23, 2014

藝術對環境的回應

New York City building, Flushing Meadows Corona Park, Queens, NY 11368
T: 718-592-9700 Queensmuseum.org

Raising the Temperature: Art in Environmental Reactions
展覽主題:升溫-藝術對環境的回應


策展人:Luchia Meihua Lee  
參展藝術家:Miya ANDO 美夜,Todd Gavin 塔得.蓋文, Kay H. LIN 林桂香, Pey Chwen LIN 林珮淳,Jeremiah TEIPEN 傑諾麥亞.特本, Sarah WALKO 莎拉.娃可,XI Fei 席非,Marlene Tseng YU 虞曾富美,Hai ZHANG 張海

「自二十世紀中葉起非常明顯的觀測到 - 人類的影響一直是地球暖化主要起因,…」,該報告還指出「全球平均海平面將繼續上升,延續到整個21世紀」--IPCC氣候變化2013:物理科學基礎報告(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written and published by IPCC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

「升溫:藝術對於環境的回應」(Raising the Temperature: Art in Environmental Reactions)九位藝術家展覽。這一個「升溫」展覽通過當代藝術的聲音來表達環境問題的緊迫性,並喚起由科學家討論產生的社會問題的關注。如策展人所聲明的:集結藝術圈來參與環境暖化的問題,並創建一個間接表現美感與精緻的回應。

不論是在藝術上還是生活中,沒有人能自外於我們生活的社會和文化範圍,我們每個人都協助製造環境的退化;但在這個展覽中藝術家沒有野心來參與氣候變化的政治宣傳,相反的,「升溫」展覽將藉由當代藝術表現來觀察世紀以來人為造成的事件,邀請九位藝術家來挑戰這一具急迫性和重要的題材,運用各種媒材扣緊藝術環境議題去回應,創作表現威脅到我們的自然環境的概念與形象。但這次展覽並不是一個宣言,在「回應」上也不大舉政治和理論教條。然而,許多藝術家努力在這不穩定的環境主題提供新的瞭望與創意表現,並觀注於在適應社會變革時機人為的掙扎現象。 

生態學是生物和環境關係的科學,因此應該有人類文化和生活物質條件之間的夥伴關係。這也導致了闡述觀察到人為挑戰環境中當代藝術的反應。環境公民是所有人的責任,問題是:藝術的實踐和環境之間的聯繫可以被勾畫嗎?「升溫」試圖解決這中間的問題,策展人強調藝術家在對環境問題的文字處理與圖像反應,藝術家們注入基本假設在具有影響性的公共議題,觀察周圍的環境問題再考慮生態為中心的主題,也逐步的關注社會的轉變。在展覽畫冊中策展的論述及與藝術家對談中,藝術家們被敦促著從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到生態中心與環保指令對齊,通過導入環保主題的方式,藝術家介紹了從基本創作考慮到挑戰具環境含意的公共論述,在這種方式下,我們正在促進文化藝術價值觀的翻修,將理性議題賦予人文思維的豐厚生命力,探討全球化迷思的趨勢下,其衍生文明虛幻隱憂的議題,期待藝術家發展嶄新的視覺語彙,交織出對都會環境發展、人文關懷和思維。期望藉此呈現藝術創作的精神性與時代性,並彰顯出在地的意義與價值。

近年來,環境思想的元素滲入了政治政策、製造業的協議、生活方式和文化表現形式;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是一個有機聯繫的整體,地球環境污染問題是全球性的,所有人對全球環境問題負有不容推卸的主要責任,也理應承擔更多的義務,並能夠充分參與國際環境領域中的活動與合作。放眼全球今日的發展,人類歷史雖已邁入紀元後的第三個千年,追求經濟成長的高度發展已成為各國的一致信念與價值,然而科技工業的高度發展,卻正面臨著全球性的嚴峻考驗與威脅,而有淪於「虛幻」的危機。人們總是樂觀的認為社會的發展進步及文明的提升將帶來明日更美麗的新世界,而發展所相對導致的全球環境破壞與氣候劇變、資源的枯竭、 自然的改造、 天災的頻生、 物種的絕滅, 生態的失衡的日劇惡化。就如IPCC所指出….這個地球暖化的影響通過極端天氣事件,如熱浪、乾旱和前所未有的洪災可以看到。該報告並警告說:「…這代表了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確定創造了極可觀的世紀的氣候變化。」

「升溫:藝術對於環境的回應」展覽策展人李美華所安排藝術家的作品大致有兩條軌跡,以利於了解論述和幫助作品的欣賞。第一方向的作品是傾向關心我們的都會的擴變,經濟發展社會與科技的強化造成的環境危機;像傑諾麥亞、林珮淳表現出的新媒材與網路世界的氾濫危機。席非和張海在探討資本主義與都會中城市建構的無限擴展危機;軌跡再轉到由塔德·蓋文的作品通過取材地球的土、碳、沙石等材料來引申,再鏈接另一個藝術表現方向以呈現完全不同的情感,提供視覺上與精神上的一個空間可能性,也共享一個更浪漫或親密的方式。如虞曾富美直接的繪畫表現自然中的火災與冰川溶解;莎拉的收集各式生活有機或無機物件,看似得處一種自然的悠閒,卻是有末日的偏執恐慌潛藏,與及祭司的儀式結構;,而與美夜和林桂香的作品,視覺與心理上 提供了另一種的希望期待。

這展覽主體反應是通過藝術的文字和圖像來表現環境的面貌。新自由經濟主義和新環保主義跨越了全球,令人眼花繚亂的發展速度,就如同快速地冰川融化、森林的消失、海平面上升、島嶼萎縮。疏於關注這個環境緊迫的問題在國際間不斷增加和更普遍,隨之而來的環境動態強調了各國訂定具體的法例是可能是可能的甚且是有意義的;另一視野,在關鍵上也是要強制性解決各類型跨國公司的精神擠壓。在這裡藝術的縮影和地球的宏觀角度間的明顯鴻溝可能因此而得以橋接,我們希望這個展覽提供了深入對環境危機的理解。

本次展覽包含了64頁彩色目錄, 提供主題論述以及策展人與藝術家對話,還有關於藝術家更全面的圖片資料。



藝術家展出作品簡介:

Miya Ando 美夜
美夜將裝置兩個磷光發光片作品- 「盂蘭盆節」和「連繩」研究。藉由傳統祖先的文化而來回應當代人對環境破壞的缺乏認知。
「連繩」重新想像日本傳統的神道連繩(米索),藝術家美夜將之轉化成當代材料和形式,焊接鋼管的電纜上塗有磷光,它會出現一個透明/黃色和吸收光線,在黑暗中,磷光發出柔和的藍色光暈長達五小時。傳統的「連繩」的繩子綁在一個或多個對象- 例如,樹,石頭,或小島 -並呼籲關注他們,是識別和劃分特殊的自然元素的古老神道的做法呼籲關注和保護它們。
「盂蘭盆節」這件室內安裝的作品靈感來自盂蘭盆節的儀式活動,這一個節日是在日本紀念死去的祖先的背景,其中燈籠漂浮在河上,引導靈魂找道路方向。對於這一組件作品,藝術家收集了 100個菩提(菩提樹)葉子,用手繪無毒樹脂和磷光顏料,漂浮在美術館紐約市大模型的哈德遜河流水上。這磷光顏料在有光源時吸取光 ,而在黑暗時葉子散發出柔和的藍色光暈。每一個脆弱的葉子在光出現清晰和在黑暗中變得明亮。

Todd Gavin 塔得·蓋文
塔得·蓋文從地球構造取材,藝術家用碳,墨,水泥,與砂漿等材料混合去引申地球上的碳的矛盾角色,一方面,幾乎所有的生活是建立在碳化學,指向碳是人類起始中樞,被視為珍貴的和有趣的集中形式的碳鑽石和石墨烯為代表。在另一方面,在化石燃料的碳形式一直是造福我們生活的有利原料,但燃燒時可能令我們的地球成為無法居住的星球。塔得的作品側重於自然對比的形式定義,規模的比較,和物件的量體安排,該組合物擁抱生命的物理美學,和關心有機的和幾何式的線條與形式,還有內在與自然的溝通。他的作品組合​​熟悉的自然形態,表現情感的現象與存在的經驗;在這個意義上,藝術家的作品是試圖表現生化循環對於地球的影響。

Kay H. Lin 林桂香
林桂香架構兩件特定為美術館場地而製作的作品:陽光,空氣,水 - 橋」 和陽光,空氣,水 - 熱氣球」。橋」使用美術館現有的入門二樓的玻璃橋,去探討氣候變化的複雜影響。在橋的一側,由於全球變暖水面升高淹沒的城市天際線。在橋的另一側,樹木提供氧氣淨化空氣;樹根抓住土地保持地球的還可以防止土壤侵蝕。

陽光,空氣,水 - 熱氣球」是從回收來自不同國家的的超市塑料包裝袋拼貼製成。超市塑膠袋代表我們人類的基本需求-食物,塑料的回收材料以展示節約減排,同時也呈現出來自不同國家的移民如何聯合起來,在大紐約我們坐上一個帶著所有人提升的熱氣球,氣球的下面是個籃子種著綠油油的植物土(土)與它們的葉子尾隨在邊緣生長。他們代表提供氧氣,並提供生命能量的綠化帶。
 
Pey Chwen Lin 林珮淳
「夏娃克隆第4號啟示錄」是一系列的錄像與動畫創作,作品顯示了類科技文明如何帶來的孤獨感和破壞。夏娃的頭周邊聖光是一個千載難逢的隱喻,它具有強大的權力,有背景音樂是吟唱的聲音,無論是騙人的精神和悲傷,和空間的廢墟逐漸裝滿了水,「夏娃克隆」也看到了水位上升緩慢旋轉,甚至跳舞,這表明這種現象是科技人崇拜的結果,
「夏娃克隆4號啟示錄」已成為唯一留存物種和主宰身體。藝術家使用一個互動的界面來驅動水位上升和夏娃克隆旋轉和舞蹈,以及交互式的來源也可能有多種可能性,無論是觀眾還是從互聯網相關的污染其他數據或信息。


Jeremiah Teipen 傑諾麥亞.特本傑諾麥亞將展出一組件以「在一個塑料杯融化的冰」為主題表現的作品。藝術家首先會從谷歌詞組「在一個塑料杯融化的冰」, 拍攝搜索的結果和使用這些圖片與文字,並用以形成電腦荒地,冰融化是一個參考,是造成冰蓋融化氣溫上升,而塑料杯由被亂拋垃圾我們的海洋,造成對環境的嚴重破壞的材料製成。執行這些檢索數據所需的計算機服務器的冷氣也導致溫度的上升,會使用大量的能量增加了碳排放和全球變暖等。
Sarah Walko 莎拉.娃可
莎拉.娃可收集在環境中的有機和無機的各式材質,她用苔蘚,樹皮,書本、電線、試管、顯微鏡載玻片、和燈泡模仿複雜的實驗室,那裡的生物與物質都經過精心顯示。 Walko的裝置形成一個科學的方法學,視覺和示意性地記錄和保存每個對象。自然與藝術之間的聯繫是通過包含在每一個微小的物體的記憶和故事見證。 Walko的組成若有所思作品有豐富的象徵在緊迫的環境議題下,偏執性收集, 而組成的造型下有著祭司民俗的的精神性的意義。

Xi Fei 席非
席非的畫與裝置作品選擇生物體的對象來創建一個對於城市生態景觀,並藉以評論資本主義的社會的危機。另外延伸他的繪畫概念進行兩件裝置作品,他用的是畫著斑馬紋的皮貼著骨頭;藝術家認為,雖然城市的發展是成就最高的人類文明;但在同一時間,也推動我們走向衰敗和結束。另一件混合雕塑的作品結合了繪畫、拼貼、各種金屬物體、與窗台舊風扇等,以象徵一個家庭的貧困仍然使用電扇來緩和高熱的溫度,作品有著立體主義的結構,再加上現成品與高更畫的奇異拼裝,去隱喻反思人類的來與去。另一系列的混合媒介繪畫與書法 -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採用唐代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山行》,文字似乎描繪了一幅美麗的山水圖,但藝術家結合了西方波普藝術、塗鴉、性、死亡、恐怖、暴力等素描圖像,來自東西方文化的多個元素,包括東方詩詞、書法以及作品獨特的荒謬組合呈現在觀眾面前。

Marlene Tseng Yu 虞曾富美

虞曾富美加入抽象的黑白繪畫的冰川融化和森林火災豐富多彩的形象。在我們的環境中的許多元素,無論是作為廣闊的地平線上,或小如在顯微鏡下的細胞。在這種背景下,她希望能捕捉到宇宙的精神,它的節奏和動作。
選擇展出的三件繪畫反應森林火災,其中一件還包含一些未燃燒的綠色,另一件完全是火焰在高溫下與瀰漫煙霧,第三是燒焦的鄉村,灰燼和土堆。大火危及環境與消除生活,但同時提供肥料給土地。另三件黑白畫的背景下,指向一個冰川的融化和開裂,產生冰塊的的迸裂與與水撒開,不是我們想像的平坦冰原河流,觀眾被邀請去強化自我看法。

Hai Zhang  張海
張海選擇攝影從兩個攝影研究系列「別跟著我,我失落了!」中國系列,作品考察城市建設和不斷變化和持續蔓延的中國城市化景觀; 另一個系列「等待著雨!」哥斯達黎加系列。描繪沿奇里波河的山村在哥斯達黎加一個微妙的對比爭議。這兩個地點有著近萬英里的差距,也在文化,經濟,人口和自然條件顯著差異,但兩者都反映了在社會和實體環境上前所未有的消耗狀態。


策展人
Luchia Meihua Lee李美華旅居紐約策展人,不定期為紐約市皇后美術館、雀兒喜美術館及國際各美術館與藝廊策畫展覽及跨領域藝術活動, 所策劃的展覽曾獲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及德國紀事報等多個國際媒體評論報導。她深入參與紐約多元及活力的藝術文化,並旅行世界各地參加各類活動; 全面的觀察美國與世界各地的互動文化現狀。她所策劃的展覽研究主題領域由當代藝術跨越古今中外交互表現媒材;近期則更觀注當代藝術對於世界現狀與重要議題發展。

紐約皇后美術館 :紐約市區域美術館,二零一三年十月裝修擴建後重新開幕,現代化的室內設計與建築體,已成為最受矚目的紐約美術館之一。

紐約熱帶雨林基金會:2000成立與紐約市長島市,以定期辦理展覽,表演與各項藝術活動來呈現對於熱帶雨林的消失對與環境議題的關注。


本展覽第二展出地點時間:紐約熱帶雨林基金會 Rainforest Art Foundation 五月一日至三十一日 May 1nd to May 31, 2014
36-58 37th Street, long island City, NY 11101 (347)242-2769

  
This exhibition possible by: 
This exhibition made possible by: Goldman Art Management, New York China Association of Collectors, Amax Printing, Taiwanese American Arts Council.
Additional Funding provided by the New York Department of Cultural Affairs and New York State Council o the Arts with the support of Governor Andrew Cuomo and the New York State Legislature.

Queens Museum
New York City building, Flushing Meadows Corona Park, Queens, NY 11368

T: 718-592-9700    Queensmuseum.org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