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31, 2015

The Moment 當下. 瞬間


The Moment                                                                                                                 當下. 瞬間

by Luchia Meihua Lee

As defined in the Merriam Webster dictionary, MOMENT can mean a minute portion of time, importance, a stage in historical or logical development, or the product of quantity (as a force) and the distance to a particular axis or point.

While the presentation through visual practice has many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artwork in displays its own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moment, as the product of a unique insight and the distance the artist has carried his or her conception.

The concept of The Moment concept is to investigate the play of the virtual and the real, inward and outward, our intimate reflection on a surface, dark and light, or a view of self in the outside environment. These “MOMENT” is a glance to visualize a picture, an object, a location, a person, or a memory.

The Moment uncovers artist encounters commenting upon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inner mind and the outside environment. Artists fuse their creativity in two dimensional painting or manipulate it in new technology to discover new modes of relaying ideas, frameworks, and innovative interfaces between physical worlds in ways that provoke the imagination and problematize art interaction.

The Moment is a live direct or indirect program that brings the participants to view, physically touch, and spiritually experience elements that might be generated through graphic, sound, video, or other art presentation. Through re-interpreting the idea of festival, we take technology to a wider application in the real world. Creative humanness, when the visitor is watching a video, seated at a computer, or touching a screen, will supplement reality and increase the two dimensional plane to a time axle moment. In one direction, it points to the past, and in another direction it imagines the future.


The Moment will develop a multi-disciplinary program to be built upon, leading to deeper, richer, and more personalized experiences – experiences that we can take part in together. In the meantime, we can all stand to gain from improving the way we share our experiences together. In order to share the moment, audiences will express the complex appreciation, desire, and fondness we have for what we pay attention to. And this will expand their cultural and art experiences to a virtual museum.

    • There will be an exhibition including over 15 artists, arranged to show the moment of force, masses and electric charge.

    • The fixed reference points allowing the viewer to calculate moment is different for every piece of art. For example, for Amy Wen’s piece it is the “peephole” through which we must look to gain a new vision. At the same, the view limits our perspective to see and to sense, enabling this this piece to comment on moment of vision.
    • Other artists have focused on mechanically oriented challenges to stereotypes of writing literature or painting canvas, or weaving, or composing letters, or cutting through canvas to discuss physical moments.
    • An intimate moment of force results from sharing a close relationship while walking through a hallway in an imaginative performance piece. This may lead to reflection on self-experience and more meaningful observation of the locations traversed in life.
    • These pieces involve a mind change or a reminiscence through a virtual space to dialogue in their time space, in three dimensional anim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universe. Sharing a perspective with such art, Ming Jer’s “reconstruction” reviews the city in aerial photographs and deconstructs the ordinary view of the urban skyline of the city. Interacting with the space, by means of lighting, and a moving robot are the chosen means of expression of the third group. The performance and the image design centers this piece firmly in the intersection of visual and performance art.
(the program will be developed and announced)

從心所欲: 張宏圖的生活故事         Following the Heart: Zhang Hongtu
By Luchia Meihua Lee



生活故事
生活覺察是創作思想的源泉,連續性的混淆改變再重組,再詮釋與體驗成為展覽軸線。張宏圖前半生在毛時代的中國成長,是顛沛流離困苦的,1982到美國的前期艱苦勞動,但精神上是自由的,創作力是源源不斷的。他熱愛生命,個性樂觀;生活淡泊。從未停止創作,他的作品呈現著生活的﹑混種的﹑對話的多元面貌。他不追求風格也不被風格限制,他隨心所欲,時以旁觀者的精神﹑局外人的角色去挑戰一般人欣賞的慣性, 去打破美學形式上的習慣,反抗重複製作的形式,自我捨棄某種已經被接受的原有創作,所以他能在每一階段採用當代媒材及語彙不斷延展出新的構想與表現形式。

張宏圖出生於虔誠的中國穆斯林回教家庭, 成長於不斷遷徙與被殊離的環境中。 在二次大戰後, 因宗教及經濟的背景造成政治上對家庭的嚴重打擊,他目睹文化革命對中國社會與人心的摧毀。1960年他曾在中央美院附屬高中上學,後因中央美院停止招生而於1964年轉至中央工藝美院學習。1966 文化革命開始政治批判的活動連接不斷,他被下放到到河北省農村工作, 在1980參加中國最早的非官方藝術組織之一「同代人」, 他強烈感到藝術創作生涯被犧牲,在1982年以參加紐約藝術學生聯盟(Art League)研習考察的名義而得到機會出國。并藉著到紐約Art League的機會移居美國,自此遠離了他生活了近40年的祖國,而離開之前,他已打定主意不再回到那令他不適的政治體制與生活方式。抵美後,面對全然陌生的環境,興奮又擔憂,他日日打工,在建築工地賺取生活費;兩年半之後把妻子和兒子接到自由的國度,逐漸建立穩定在紐約的家庭。雖在美困難打工生活,他自始自終沒有放棄他心中流動熱切的創作力,在抵紐約的兩年後賣出兩幅畫受到了鼓舞,持續的朝向專業創作者的方向前進。

豐富的生活點滴提供了視覺上直接衝擊與創造資源,當生活逐漸穩定,自由民主國度的環境提供放心的條件,掩藏在他潛意識內的影像就更為明晰,年青時代中國文革的毛澤東的魅影浮現在他日常生活的物品上,也引發他以一貫的「局外人」的精神處處去戲毛,這些在他「物質毛」系列作品一一呈現;「物質毛」中的毛像是鏤空的輪廓,毛圖像是虛的,不存在於實體中,但而卻如鬼影般無所不在。張宏圖運用隨手可得的材料進行創作,如報紙,醬油,水墨的出現,在某些作品中可以看出來他自在的運用各種現成品當媒材。居住在紐約這世界藝術中心大都會,西方觀念藝術的表現方式的當然也啟發他的某些靈感。他的作品丟棄負面的思維,丟棄悲觀,他在其間變戲法,越玩越樂;在「主席們」作品則越是玩弄毛到了出神入化,九組件毛輪廓與西方經典作品的結合,讓毛與杜象(Marcel Duchamp)﹑安迪瓦霍(Andy Wahol)等西方藝術史上熟知的影像玩在一起。也在同時忠實著自我內心深層的創痛,進行不為人知的心理治療階段。正在此時,他的創作也隨著內心層層的恢復逐漸的受到了西方世界的肯定。

張宏圖是第一位挑戰以毛澤東為主題進行創作的中國藝術家。在芝加哥大學巫鴻的文章裡也提到;他的反偶像崇拜有絕對的跨文化﹑跨國界意象,在體會他的作品趣味與好玩之餘,也带出更為深刻的醒思。張解構毛形象的作品有絕對性的政治體制挑戰的隱性企圖,也突顯這位中國背景藝術家的獨特性,與國際性議題接軌。在張宏圖的看法中,目前中國的政治體制與二十年前中央集權控制與保守毛的時期本質上是相同的,所有的經濟發展與向資本主義的靠攏,基本上還是個表象,也是現在多數的迷失與被矇蔽的氛圍情況。如同世界當代藝壇的中國藝術熱潮,很大部分是表象與不成熟的炒作,如果沒有認清共產政治的事實,跟隨這些名義跳躍, 就會落入相同圈套。

行走的人
在美的初始階段,張宏圖作品出現黯淡的色調與拼貼手法等,在他1980一幅「行走的人」的畫,有著梵谷(Vincent Van Gogh)的「播種者」(The Sower, 1888)形式與筆觸,但是更接近宏圖真實人生的艱辛的表現。後續的系列拼貼作品有西方當時羅森柏格(Robert Rauschenberg)的影子;美國抽象表現及普普的風格明顯的組合在他的生活心像轉換中,另有他的醬油的畫作、陶土的頭像﹑拼貼作品,還有在紐約時報上作的墨與壓克力油畫,這些作品從未對外發表過;從形式上看來他有試圖著在找尋自我文化特質的傾向,如書法揮毫或是潑墨的效果;而必然的去呼應生活環境中當時期美國抽象表現主義中自由與大筆觸揮灑時代風格;而從一件捲軸鏤空的拼貼作品中,我們逐漸的看到中國傳統文化語彙更頻繁的出現在他的作品中;並且有更明顯的解構﹑轉換﹑與再現,從這兒看見他更自在優游在東西古今中外文化間。

從不怠於嘗試新媒材與題材的他, 電腦數位技法的運用是必然的,再加上他一貫熟練的文化混血思維,把似乎不合理的圖像結合成為一系列的傑作;同時也呈現了對偶像崇拜與流行文化的嘲弄令人會心一笑,其中廣為人知的作品,如代表美國流行普普風格加上中國圖案的青花可口可樂瓶,青銅器麥當勞系列,另外十二生肖的唐三彩毛裝陶藝作品, 這些立體作品圖像出現在他自製的蘇富比拍賣的贗品圖冊中。另雙幅卷軸式的數位作品描繪著成千的工人騎著腳踏車進與出工業區,背景是有沈周的山水與及毛青年時期的山水多嬌感歎詩,带出了某改革時代的背景;還有達文西的舉世名作「最後晚餐」的耶穌基督與十三個弟子被宏圖改頭換面成為十三個毛澤東,其中有趣的細節如西洋餐具變成碗與筷子,桌下巧妙擺放了中國獨有也是毛澤東日用的痰盂,這些以電腦技法去組合的圖像,呈現荒謬中的美感與好笑。張的作品面貌就如同他可愛、不隨俗或不刻意個性。

張宏圖他從沒有停止挑戰自己,他發展出獨有的中國山水皴法與西洋印象派點描派的交互運用表現,如芥子園的圖譜與莫內的筆觸、色彩與光線的研究;深入探究東西景觀的牴觸點交融處,而同時他關心生活環境﹑都會的發展、自然的破壞,在二十世紀人類的生存的危機議題,出現與馬遠山水與水污染系列作品中。這系列也一貫的呈現他的古典色調與生活的關心。還有張宏圖這系列作品就如林似竹的文章中點出的,初看時這一種優美的景觀立刻被吸引了我們的目光,但也產生一種不自在的尷尬,似乎應該是熟悉的圖像,但是卻同時產生陌生感,這一種矛盾與和諧性同時存在。非常有趣値得觀賞與更深入的探討。

戲毛
張宏圖的混種性延伸玩弄毛的作品,除以西方大師的圖騰與手法去操弄,去挑戰於毛對中國人在精神上的入侵與某層面的傷害。在解構﹑遊戲﹑中西方流行文化外,有種輕鬆性的幽默,也影射某層面的毛的荒謬性,相當不同於一般直接的或是意圖性的政治文宣議題表現的藝術家,以及其後跟隨者所標榜呈現的毛的表象與造形。

張宏圖穆斯林的家庭背景在共產主義官方的無神主義下尤其受到摧毀與打擊,在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 Dr. Jerome Silbergeld 的文章中有張背景詳細的描繪。在1949年錯失離開中國的時機, 全家最後落入遭到前所未有的迫害。張在少年和青年時期經歷了毛澤東時代的社會變遷, 共產當的專制獨裁統治、文革的痛楚、紅衛兵製造的惡夢、疏離與犧牲。相較與其後年輕10歲的下一世代,張有更直接而深刻的感受。自1982到美後,遠離共產社會體制的壓迫,呼吸到自由民主的新鮮空氣,也同時為了生活而從事許多的粗工;相較下精神上卻是得到甦放轉換的空間,張宏圖在紐約初期一些陰暗沉重的繪畫、拼貼、混合媒材後, 漸漸的出現有中國意向的中西合併創作品。

在經歷了長達30多年共產黨環境浸染毛洗腦教育。毛無處不在的影像不知不覺中已存在於潛意識之中,1987 在「物質毛」的第一組作品的貴格麥片 (Quaker Oat), 就是在天天吃麥片的同時,貴格罐子外帶帽子的白髮老公公的臉,浮現了毛的影子,而開始將之改妝成為毛的形象,之後並以各種物質媒材以遊玩心態進行戲謔性的創作;如倣Duchamp的 HIACS作品(He is Chinese Stalin),1989 年的「最後晚宴」諷刺毛的神話與思想上的神聖性。天安門事件也讓張的創作生涯作了大的轉換。物質毛系列之後延伸的作品,如鏤空的「乒乓毛」球桌,「紅門」在門後偷窺毛錄像的作品等等;在雙語針炙圖,,宏圖將毛的半裸圖標出針炙的定點,標出中英雙語穴位名稱,如頭部的「階級鬥爭」和腳下的「民主,思想」等,影射了對毛的意識形態及社會體制的了解。另「最後的晚餐」﹑ 「十二生肖」﹑其後毛的系列則以特殊的手法,表現詼諧與傳遞某種階段訊息。

雖然政治普普,政治文宣主義與以毛澤東形象內容來探討中國與政治性為主題的展覽,在紐約與世界各都會近年來相當多。在創作中以出現毛的頭像應以普普大師的Andy Walho的版畫為首,也有他純然的一貫流行消費主義的戲玩。張宏圖某部分類似倪匡等激烈的反共作家,他們都曾從解放軍中出來,而投入反對共黨政治遊戲的陣營中,而張宏圖是以溫和與戲弄去解除他的不適;不同於如艾未未的直接挑戰與遊走危險的邊緣,張宏圖他則更為落實於實際的作品形像。在他的作品中比較直接而赤裸表現他的批判態度有2008 參加德國策展人的奧運的「立體主義的鳥巢」,因色調黯暗,畫面出現西藏人權字眼等被北京海關扣留,而沒機會進入到中國大陸本地展出;也證實了中國的的集權監控實質並沒有因為濟活躍而有所改變,只有專制體制下的社會才會刻意為藝術的價值定訂下明確的標準。

而21世紀中國經濟的崛起,受到世界對中國的矚目,以及社會主義國家無法避免的對於資本主義的崇拜與追逐,而在政治上仍難解下共產的面具的矛盾情結,在中國民間尤其明顯的是毛的陰魂不散,這是文化大革命的陰影? 是洗腦的成功? 讓這位殺人五千萬遠多於希特勒、史達林與歷史世界任何獨裁者,在當年的飢餓枯骨滿地、妻離子散、文化遺產與社會精英損失、中國倒退50年的的人間魔王再度活了起來。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以毛像﹑毛裝﹑毛的標語海報作品此起彼落,當然的也出現多次的深入討論與研討中,在1995年,知名紐約華裔服裝設計師Vivienne Tam 與張宏圖合作,採用了宏圖的毛系列作品製造長的高領洋裝。我們並未在台灣看見有關展覽或是議題去評析或呼應類似的題目與活動,在2011艾未未缺席的臺北市美術館的展覽中,因為艾的被捕入獄,整個展覽處理,明顯的與艾的行動精神相反的,他被低調的處理了。

山風水景的合併解構
張宏圖他富於策略、反諷與逗趣地將一切事物攪混成一團,使得上下顛倒,內外失序。以便打開一個漫不經心地自由嬉弄的場所,就如「杜象的作品只是一組巧妙的策略,用以摧毀觀賞者經由社會制約所形成的習慣與價值。」宏圖東西文化的交互運用是他的題材, 也是實質環境與內心交錯. 印象派大師與中國歷史大師的對話,發現的創意是沒有時空限制的。

也許外界所熟知的是他中西合併, 印象派與中國山水大師的合併解構「中國山水再製系列」作品,這些呈現的熟悉而詭異的山水大作的美感,在1887年至90年的作品中, 可和多媒材創作的系列中看出對他西方當時藝術語彙的採用; 而早在1998年, 他運用電腦數位藝術,將中國傳統藝術的元素結合社會的現象手法,早已出現在他「騎車的人」和「佳士得拍賣目錄計畫」的作品上; 他的可口可樂,麥當勞擷取了造型上的獨特商業識別形象加上西方對於中國的代表青花瓶與青銅器的圖案,更表現出張宏圖對東西當代獨特的觀察.

局外人


他的另一件「紅門」的作品,一面是嚴密層層的鎖,在門內的探視孔看出去是毛與女子跳舞的錄影帶;在毛統治的年代能看到毛跳舞幾乎是不可能的。而當讓有些觀者竊喜到這個「偷窺」的機會,也警覺對於毛政權的害怕成份而進退維谷時,其中已涉及自己對「偷窺」的道德與政治專制判斷,以及對藝術的期望與評量標準。面對「紅門」,你就像掉入宏圖為你而設計的陷阱,難以自拔地掉入觀者和作品間迷離而糾葛的互動關係中,甚至無可避免地成為作品中不可少的一個成份。因為你是共同作者之一。而作品的動機是把觀眾設計到作品裡面,讓他不再只有冷漠﹑苛評﹑ 崇拜等傳統反應模式,而是在作品中看到他看事物的「觀點」。在這個意義下,宏圖的許多作品就像是是杜象「給予的門」,「因為它不但包含了一個三度空間的視覺現象,還包含了使這個視覺現象得已呈現的「觀點」本身。」

事實上,如果我們貫串宏圖的生活言行,或許不像杜象與安迪瓦霍的是一種徹底的懷疑論心態。我們在看宏圖的作品了解他的生活與成長過程,或又有內外的矛盾與不解之處,困苦的環境與遊戲性的作品呈現,似乎必需此人有著高度的樂觀精神智慧。Cabanne 曾問杜象:「那你相信什麼呢?」他答:「當然什麼都不相信!相信(belief)又是一個錯字,就像評判(judgment)這個字一樣。兩者都含有可怕的意念,而這個世界卻賴以為礎石。」「在數學裡,從一個簡單的定理推演到一個非常繁複的定理,其實還是原來那簡單的定理。所以,形上學﹑重複﹑宗教﹑重複,什麼都重複。」懷著這種基礎自然衍生出對藝術的反復原則的徹底否定,從而使他絲毫無視於任何成規。這種對成規的蔑視,經常被視為他在創作上的無限自由。

美國策展人林似竹在她最近「山水今天」的文章中說到 張宏圖的「局外人」的角色來觀察與創作;是以點出了三個特質:不受他人﹑ 潮流﹑ 與自己所學所影響。他在逐進入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年歲,生活的態度是更當下的,禪的精神在他的生活經驗中冒出來,無意的發現與靈感是挑戰,也是樂趣。達摩的臉與梵谷的自畫像在此時再相遇。張宏圖再一次推翻自己,開發自己再重組,在材質﹑主題﹑表現上又將有一個新的創作形式。張宏圖對於創作生命任何時刻的熱愛與珍惜, 存在的沉重使命感是他的生活與創作潤滑劑, 轉化成對於當下的珍惜與醒思。



 (待續 to be Continued....)